首页

搜索 繁体

一、日照六甲(1 / 5)

四海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坐在板凳上吃糖,小小的身体,穿红绿演出服,远看像颗颗玲珑的果实。唯独一个人显得突兀,约莫二十岁,高挑挺拔,像新鲜的树木一样往上窜。五官是成熟的,眉眼间却透着纯真。

这时候他不大高兴,扒着墨绿的铁门探头往外张望,有些急躁。

等的人终于来了,老师打开门,郑知着就像欢乐的小雀一样扑飞出去。

郑新亭笑着,摸郑知着的脑袋。郑知着故意撒气躲开,翘着嘴抱怨:“你怎么才来?”

“给你买礼物去了啊。”郑新亭将车把上的花篮蛋糕取下,递给郑知着,“祝咱们小知了儿童节快乐!”

郑知着立即眉开眼笑,捧着蛋糕一屁股坐上自行车横杠。他个子高,脑袋挡住了郑新亭的视线。郑新亭让郑知着坐后座,郑知着不肯,执意靠在他小叔怀里。

六甲是坐落在码头边上的县城,路大都破旧。郑新亭骑车碾过石子,颠得厉害。他低头去看郑知着,果不其然,这小子鼻尖睫毛上都沾了奶油。

一到家,郑新亭就打水给郑知着洗脸。郑知着热得满身是汗,嚷嚷着让郑新亭给他脱衣服。

郑新亭把郑知着拉起来,哄着往屋里带:“知了现在长大了,不能在院子里洗澡,给人看到不好。”

郑知着攥着衣角往上抻,毛绒绒的脑袋从领口冒出来。上半身完全光了,露出一副精悍结实的青年身体。他今年正好二十岁,在身材外形上可谓毫无缺憾。看相貌,也是很令人动心的。

然而,郑知着不大聪明。说难听点,就是个纯粹的傻子。去医院检查,医生诊断为智力发育迟缓。这一迟可能就迟到死了,治不好。

郑新余夫妻在蛟江承包了一片鱼塘,拼命赚钱,想让儿子接受特殊教育。原本打算今年开春就入学,但郑知着不愿意,嘶喊哭闹,怎么哄骗都不成。最后就被送回六甲,由郑新亭这个小叔照顾。

郑新亭要上班,他妈秦金玉迷信,忙着四处礼佛,郑新亭就琢磨着把郑知着送去幼儿园托管。

为这事,家里也费了一番功夫。二十岁的男青年去幼稚园史无前例,跟其他岁的小孩怎么处,老师又该教什么呢,这都是难题。但六甲这个小城没有特殊学校,除此之外,他们别无选择。

郑新亭把六甲的幼儿园都跑遍了,没一家愿意接收郑知着。最后还是靠秦金玉,她提着两网兜桃子,腋下夹着条玉溪烟,就这么进了村主任王建云的办公室。

王建云当年在山塘做工,差点被弹药炸碎脑袋,亏得郑卫国冒死拉他一把。脚趾飞掉两根,人还活着。

王建云知恩,听秦金玉这么一说立即拨电话找关系。借读证明顺利开出来,郑新亭就领着郑知着上学去了。

郑知着小孩心性,十天有八九天闹别扭不愿意去幼儿园,全靠郑新亭哄。郑新亭耐心,脾气软,总是温和地笑。郑知着看见小叔就喜欢,他的小叔相貌堂堂,文质彬彬,像个有涵养的大学生。最重要的是,小叔会顺着他的意。

比如现在,已经是夜里十一点,郑知着突然说要吃面条,郑新亭揉两把沉重的眼皮就进了厨房。

面端出来,郑知着正捧着铁皮桶吃饼干。糖霜掉在毛巾毯上,郑新亭一坐,两瓣屁股就变得白闪闪。

郑知着偷摸着咯咯笑,一边嗦面条。郑新亭掸短裤上的碎屑,看郑知着,郑知着眨起无辜的眼睛,变得安静。

“没想骂你。”郑新亭笑起来,轻轻捏郑知着的脸颊。他把傻侄子当七八岁的小孩,跟小孩还置什么气呢。

郑知着吃完了,留下一颗煎蛋。郑新亭问他干嘛不吃,郑知着把碗搁在床头柜上,神态严肃:“这是太阳公公,怎么能吃呢?”

郑新亭笑了,拉灯,四周暗下来。郑知着怕黑,猛地扎进郑新亭怀里。他搂住小叔的腰,又攥住小叔的一撮头发,脚缠在小叔的腿上。

这是郑知着的习惯,他觉得这样才足够安全。小叔的身体很热,像天上的太阳,小叔的筋骨结实,能保护好他,小叔的汗衫上还有一种清爽的气味,是肥皂的香。郑知着想,他没有小叔就睡不着觉了。

七点,郑新亭醒来,外面天光大亮。身体一动,郑知着也就开始哼哼。浓郁的双眼皮撑开,他抬头看郑新亭,又是那副撒娇样子:“小叔,我今天不要去上学。”

“那你干嘛去啊?”郑新亭说,“要么在家看电视。”

“不看电视,我跟你去上班。”郑知着坐起来,表现得很积极,自己穿上衣服。

郑新亭也就如他的意,只是叮嘱到时别乱跑。郑知着乖巧地点头,笑着蹦起来,冲到厅堂去了。

郑新亭上班的五交化在县中心,骑车二十分钟,不算近,但郑新亭每天都是第一个到。会计蒋爱浓调侃他是劳模,今年厂里评优非他莫属。郑新亭不在乎这些,就算没有奖励,他依然会把工作做到最好。

其实,郑新亭的工作也很简单,没有好坏之分,无非是看柜台。柜台玻璃底下摆着样件,都是些螺丝、滑轮、拉手之类的配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